北宋官家 第一章:我到了大宋

小说:北宋官家 作者:月麒麟 更新时间:2024-03-05 08:49:04 源网站:笔下文学kankege
  最新网址:xS.Kxjy.Com.Cn 高高垂下的帷幔间,身着龙袍的男人靠在软榻上,面如金纸,咳嗽不止。

  不算大的殿宇当中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人,有头戴珠冠,面色悲戚的妇人,有戴着幞头,垂手而立的内侍宫女。

  往远处看,殿门外同样被挡的严严实实。

  只不过,这些人个个都穿着圆领宽袖,戴着硬翅官帽,明显不是宫中之人。

  浓重的药味弥散四周,伴着微不可查的啜泣声,点缀出一丝哀伤的气氛。

  十二岁的少年站在床前,看着面前陌生而熟悉的人群,神色有些木然……

  这里是……大宋?

  脑中潮水般的记忆涌来,让少年忍不住低下了头。

  是了,这里是大宋,宋真宗乾兴二年二月,哦,这么说其实不太准确,因为现在还没有宋真宗这个叫法。

  赵恒,这位大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期间签订了澶渊之盟,又以东祀西封为乐,成功的将封禅这种古之盛典的逼格拉低了无数个层次的大宋官家,现在正躺在他面前的榻上……

  虽然气若游丝,但还没死!

  当然,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如果这具身体的记忆没错的话,那么,再过不久,这位赵官家就要龙驭宾天,去向列祖列宗汇报自己的‘丰功伟绩’了。

  所以这些人……

  少年微微抬头,目光落在了最上首坐在赵恒旁边,着素色大衫的妇人身上。

  这妇人神色雍容,举止之间自有一股华贵气度。

  但是,尽管保养的很好,可眼角额梢也早已爬上了细细的皱纹,只依稀可见年轻时的秀美模样。

  此刻,她正坐在榻上,紧紧的拉着赵恒的手,秀眉微蹙,低声说着什么。

  略微打量了一番,少年不敢多看,收回目光,心中也浮现了此人的身份。

  刘娥,赵恒的皇后!

  这个名字,哪怕是对历史不甚了解的人,也不会没有听说过。

  作为历史上少数几个能够因政治能力而青史留名的妇人,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虽未像武则天一样登基称帝,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垂帘称制,有女主天下之实。

  纷乱的思绪和记忆一时涌来,让少年不由皱起了眉头,神色也变得有些痛苦。

  不过,他的这副神色落在旁人的眼中,自然是理所当然的被当成了对父亲即将离世的悲伤。

  好不容易,额头的胀痛缓解了几分。

  少年微微抬起双手,看着自己身上宽阔的大袖和印着暗纹的华贵袍服,不得不无奈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他……真的到了大宋!

  而且,还即将成为大宋的第四个皇帝,赵祯!

  作为一个现代人,穿越这种事情,他倒是也在各种小说和电视剧当中看过不少。

  虽然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摆在眼前,他也只能接受。

  只是,让他感到有些想不明白的是,他的这次穿越,好像又和自己之前在各种小说里看到的不太一样。

  按理来说,他是穿越到了即将登基的少年赵祯的身上。

  可奇怪的地方就在于,他的这副身体,不仅有赵祯前十二年的记忆,而且,还有赵祯登基以后四十多年的记忆。

  更奇怪的是,这两者竟然是分开的!

  他对于少年赵祯的记忆非常的清晰,反倒是登基之后的那些记忆,像是一块块碎片一样漂浮着。

  他清晰的知道这些碎片存在,可如果要回忆具体的情形和内容,却反而模糊不清,甚至想的深了,还会感到剧烈的头痛。

  这让赵祯的思绪有些混乱……

  所以他这到底是穿越成了小太子赵祯,还是成了濒死的宋仁宗赵祯?

  可分明,他对自己的认知,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

  纷乱的思绪不断的冲击着赵祯的大脑,让他的头又是一阵剧烈的疼痛,这个时候,身后的衣袍忽然被人揪了一下。

  于是,赵祯这才回过神来,抬起头发现,不知何时,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他的身上。

  来不及再想别的,赵祯立刻集中精神,很快便找到了众人看向他的原因……

  他的便宜老爹,赵恒赵官家此刻正勉力撑起身子,剧烈的咳嗽声让他几乎说不出话来。

  刘娥坐在他的旁边,不住的帮他顺着气。

  好不容易勉强平静下来,赵恒喘着粗气,额头青筋直蹦,提着力气让声音显得更大一些,道。

  “太子,还不过来……”

  很明显,这已经不是赵恒第一次呼唤赵祯了,否则,也不会引得众人侧目。

  见此状况,赵祯也不敢怠慢,将自己所有纷杂的思绪和记忆都压了起来,上前两步,按着原身的记忆,跪倒在地,叫道。

  “爹爹……”

  于是,赵恒的脸色略微变得好看了几分,但紧接着,他的脸上便涌起一阵不正常的潮红,似乎说话也变得越发艰难起来。

  不过即便如此,他仍是努力的朝着赵祯伸出手,见此状况,赵祯连忙膝行向前,来到榻前,握住了赵恒的手。

  随后,赵恒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勉强压下之后,他看着跪在地上的赵祯,虚弱的开口道。

  “朕大渐,时日无多,你为太子,待朕去后当继承祖宗大统,嗣位为君……”

  短短的两句话,似乎让赵恒耗去了不少气力。

  喘了几口粗气缓了缓,他握紧了赵祯的手,另一只手拉着刘娥,随后,将两人的手紧紧按在了一起,道。

  “皇后贤德,行事向无逾矩之处,辅朕多年,足堪信重。”

  “尔尚年幼,虽嗣位,军国大事仍不可擅专,需与皇后,宰执三议之后,方可施行。”

  赵祯默然,心绪有些复杂,不知道是因为赵恒的这番话,还是因为这具少年赵祯的身体影响着他。

  总之,一股悲伤的情绪由心中升起,让他眼中不由自主的闪过一丝泪花,道。

  “爹爹放心养病,臣一定会听大娘娘的话的,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这话虽是宽慰,但是,赵恒的脸上,却也因此舒展了几分。

  旋即,他吃力的转过头去,看着面前的刘娥,眼中闪过一丝柔软。

  他抬起手,似乎是想要说些什么。

  但遗憾的是,还未等他再度出声,这位赵官家的生命,已然走到了尽头。

  勉力抬起的手重重的落在柔软的锦被上,这位大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陛下,终于是没了气息……

  “官家……驾崩了!”

  伴随着太医颤巍巍的声音,不算大的殿宇当中,顿时响起一阵哭泣之声。

  在场的宫娥内侍闻言,尽皆跪倒在地,伤心的好像死的是他们的老爹一样。

  看着这副场景,赵祯的心头忽然浮起一个不合时宜的想法……或许,在场的这么多人,都已经在期盼着赵恒驾崩了吧。

  毕竟,气氛都烘托到这了,这位赵官家要是不死,倒是浪费了这些宫妃内侍们早就酝酿好的情绪。

  这诸多人中,反倒是刘娥的反应最是平淡。

  听到太医的话之后,她先是有一瞬的愣神。

  但也只是片刻,她便站起身来,小心的扶着原本靠在榻上的赵恒躺下。

  随后,她伸手把赵恒渐渐变凉的双手轻轻放回被子里,温柔的把被角掖好……便如她往常所做的一样。

  没有哭泣,也没有喊叫,除了眼眶稍微有些红之外,甚至连一滴泪珠也未落。

  做完这些之后,她慢慢的直起身子,全然站起来时,已经恢复了一国之母的雍容气度。

  随后,赵祯便看到刘娥拉住了他的手,牵着他一步步的朝着殿外走去。

  “官家……”

  殿外和殿内的情形差不太多,一帮头戴直角幞头,身着紫色官袍的大臣,也正跪在地上,号哭不已。

  赵祯跟着刘娥来到殿门处,心中却掀起了一阵巨浪……

  刚刚在殿中的时候,刘娥给他的感觉,还是一个温和柔婉的后宫妇人。

  但是,仅仅是这从殿内到殿外,短短的十几步路之间,她的身上,便凭空多了几分凌厉的气势。

  单是站在她的身边,赵祯就隐约感受到一丝莫名的压迫之感……果真不愧是史书都认可的天下女主!

  “官家驾崩,此大丧也。”

  “哭临之事,以后有的是时间,当下且听处分!”

  面对着跪在地上号哭不停的一干大臣,刘娥秀眉微蹙,肃然开口。

  这话一出,赵祯都不由有些咂舌。

  这位刘娘娘,当真是好气魄,皇帝刚死,就对大臣们说,你们先别急着哭,先听我交代……倒是也不怕别人觉得她薄情。

  而神奇的是,刘娥的话音落下之后,在场的一众大臣,还真就立刻止住了哭泣。

  没有时间继续多想,赵祯便被刘娥拉着上前两步。

  随后,刘娥指着他开口,道。

  “官家临终前,遗命太子于柩前继位,命尊皇后为皇太后,淑妃为皇太妃,又言太子尚在冲龄,军国事不可擅专,权兼取皇太后处分。”

  “汝等皆两府重臣,草制之事,不可拖延,宜当从速!”

  简短的两句话,便将关键的信息说的明明白白,没有一丝寻常妇女丧夫后的哀婉悲戚,反而带着几分果敢刚毅的味道。

  殿前陷入了短暂的安静当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赵祯的身上,这也让他得以看清楚面前几人的样子。

  最前一人,看着五十岁出头,下巴上一缕花白的胡须打理的十分精致,脸庞瘦长清癯,通身带着浓浓的儒雅气息。

  因为有着原身过去十二年的清晰记忆,让赵祯迅速的就确认了此人的身份……

  宰相丁谓!

  宋制,有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分掌民政,军政和财政,除三司外的两府长官,为宰执大臣。

  其中,惟有中书门下之平章政事可称宰相,其余包括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在内,俱为执政,参知政事又称副相。

  宰相之中,又有首相,次相,末相之分,如今朝中并无次相,故而监修国史一职,便由首相丁谓兼任。

  在丁谓的身侧,另一人同样身着紫袍,头戴硬翅幞头,只是脸上的皱纹层层叠叠,鬓角也已然花白,尽显老态。

  跪在地上,同样脸上尽是悲戚之色,此人便是末相冯拯。

  再往旁看,依旧是紫袍宽袖,一张方脸略显老态。

  和前两位不同的是,此人肩宽体壮,大腹便便,腰间玉带都被架了起来,望之便和普通富家翁一般人畜无害。

  然而,他的身份,却偏偏是执掌军政的枢密使,曹利用!

  三人之后,跪的稍远处另有四人,分别是两位参知政事,任中正和王曾,两位枢密副使,钱惟演和张士逊。

  这七人,便是如今朝中全部的宰执大臣,朝廷上下,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这七个人商议。

  甚至可以说,相较于皇帝,他们才是真正维持大宋这座庞大机器运转的人。

  赵祯看着眼前的这些大臣,将他们一一仔细打量着。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刘娥的话音落下之后,这些人当中,也有人第一时间就抬头看向了他。

  迎着对方的目光,赵祯看清楚了他们的身份……参知政事王曾,枢密副使张士逊。

  骤然被二人这么直勾勾的看着,赵祯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是现在显然不是发问的时候,因此,他也只能继续平静的站在原地。

  与此同时,和这二人动作相反的,则是最前方的宰相丁谓,在听了刘娥的话之后,立刻拱手道。

  “遵圣人命!”

  和唐朝不同,宋人称皇帝为官家,称皇后为圣人。

  丁谓之后,其他人也纷纷开口,说的话都一样,但是,却并不整齐。

  因着这几人就在他的面前,所以赵祯立刻就注意到,和丁谓几乎前后脚开口的,还有曹利用,钱惟演,任中正三人。

  再次之是冯拯,最后,才是从赵祯身上收回目光的王曾和张士逊。

  眼瞧着宰执大臣们都纷纷表态,刘娥的神色微动,但是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开口道。

  “既如此,诸位请殿庐草制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哦喜爱文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官家,北宋官家最新章节,北宋官家 笔下文学kankege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