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家 第六十二章:小官家的手段

小说:北宋官家 作者:月麒麟 更新时间:2024-03-17 21:20:26 源网站:孤独小说网
  很多时候,越是关键的事务,最终决定的过程,越显得轻描淡写。

  便如现在,王曾的这份奏札,涉及到宫中和政事堂权力的配合,算是顶顶紧要的事。

  但是在这种特殊局势下,刘娥简简单单的一句准奏,便算是敲定下来。

  看着面前微微晃动的珠帘,冯拯的心也略微安了下来。

  这份奏议,本质上已经是中书在变相的像太后服软了,作为政治人物,得讲信誉,既然拿了好处,那就是要办事的。

  中书在理政程序上,做出了这么大的让步,那么理所当然的,太后也不能再继续揪着丁谓的事不放。

  于是,冯拯稍一踌躇,上前道。

  “禀官家,太后,丁谓一案拖延时日良久,眼下,先帝出殡之期日近,此案既涉皇堂,总该在先帝出殡之前了结,也算是对宗庙有个交代。”

  “臣等商议过后,以为丁谓毕竟是宰执大臣,虽有大罪,却不宜责之过重,可降为太常寺卿,出知郓州。”

  刚刚的那份奏札,算是给了太后里子,但是里子有了,面子也得给足。

  这段时间,丁谓一案闹得沸沸扬扬,朝堂内外皆知,宫中意欲严惩丁谓。

  如此状况下,要是闹到最后,还是像之前中书提议的那样,降为太子少保,分司西京。

  那么,太后的面子上怕下不来。

  所以,冯拯也就干脆跳过第一步,直接提议将丁谓贬为知州。

  这般做法,可谓是面子里子都兼顾到了,冯拯自觉已经做出了足够的妥协。

  太后如果不想像上次一样,再把矛盾激化的话,也差不多就该就这这个台阶下了……

  话音落下,殿中忽然变得有些安静。

  帘后的太后和官家没有反应,跟着冯拯一起来的王曾和任中正……也没有反应!

  于是,冯拯的心中一阵警铃大作,那股不安的感觉再次涌起。

  还未等他想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旁钱惟演的声音便响了起来,道。

  “冯相这话,有些独断专行了吧!”

  随着殿中众臣的目光同时看向钱惟演,后者脸上浮起一丝冷笑,上前一步,道。

  “丁谓乃是宰相,如何处置乃国之大事,太后此前已然有言,此事当由两府共议,如今冯相一言而代两府,莫非有效仿丁谓,揽权自重之心?”

  谁也没有想到,钱惟演上来就是如此尖锐的指责,火药味浓的很。

  这副样子,好像他今天过来,就是为了和冯拯吵架一样。

  在场的众臣一阵疑惑,冯拯更是一头雾水。

  他怎么招这老家伙了?

  来不及细想,对面都打上门来了,冯拯自然也要立刻做出应对,否则的话,他这宰相的权威,只怕就保不住了。

  于是,冯拯的脸色立时便是一沉,道。

  “钱副枢慎言,本相方才所说,乃中书合议之结果,何曾有揽权之举?”

  “至于一言而代两府,更是无稽之谈。”

  “此事本就与枢府并无干系,即便是两府共议,代表枢府之人,也该是曹侍中。”

  “钱副枢屡次三番对丁谓落井下石,莫不是因两家姻亲,怕丁谓被罢,牵连己身?”

  这番话连消带打,先是解释自己没有专权,其后又反过来指责钱惟演越权,言辞之间,还嘲讽钱惟演背信弃义,明哲保身,可谓同样攻击性极强。

  但是,让冯拯没想到的是,面对这番攻势,钱惟演不仅没有任何退缩,反而继续道。

  “我亦是执政,受朝廷恩信,同为两府大臣,如何便议不得朝政?”

  “若照冯相公的说法,中书由宰相独断,枢院由枢密使代表,那朝廷设八员执政,又有何用?”

  “你说我怕丁谓牵连,那冯相自己,便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没有半点私心吗?”

  “你放肆!”

  看着钱惟演咄咄逼人的样子,冯拯心头一阵火起,口气也变得有些严厉,道。

  “本相自然是一心为公,绝无私心。”

  “那好,便请冯相公回答我一个问题,丁谓之罪有玷宗庙,朝中众臣舆情汹汹,众多大臣皆请严惩丁谓,以昭世人。”

  殿中的气氛越发变得紧张起来,面对冯拯的严厉,钱惟演同样沉声开口,道。

  “但近日以来,中书呈送入宫的奏札,却缘何皆是为丁谓说情的?”

  有机会!

  钱惟演这句话说完之后,冯拯多年培养的敏锐政治嗅觉,顿时察觉到了对方的错漏。

  于是,当下冯拯便立刻转身,肃然朝着珠帘一拜,道。

  “太后,官家,祖宗有制,中书枢府互不预闻,钱惟演身为枢密副使,如何知道中书呈送入宫的奏札,到底是何内容?”

  “臣劾钱惟演违背祖制,擅自打探机要,图谋不轨,包藏祸心,此等贼子,必当严惩。”

  大宋讲究文武分治,为了防止权臣的出现,对枢密院和中书之间的联系,一直控制的极严。

  中书掌民政,枢密院掌军政,二者之间,除非有皇帝特旨准许,否则,不得有任何交互。

  甚至于,在上衙的时间,中书大臣和枢密院大臣擅自到对方办公之地,都是被禁止的。

  这种状况下,钱惟演竟然知道中书送入宫中的熟状到底涉及哪些内容,绝对是反了严重的政治错误。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面对这样的指控,钱惟演却并没有任何的慌乱,而是同样躬身朝着帘中一拜,竟半点为自己辩解的话都没说。

  看着钱惟演嘴角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嘲弄,冯拯心头的不安越来越重。

  果不其然,下一刻,帘中响起一道声音,道。

  “冯相言重了,此事是朕之过。”

  “这段时间大娘娘抱恙,昨日,钱夫人入宫侍疾,被小娘娘留下一同用膳。”

  “当时刚好是午间,朕去向小娘娘请安,无意间抱怨了几句,说近些日子以来,宫中收到的全是为丁谓说情的奏札。”

  “想是钱夫人听到之后,回府告诉了钱副枢,所以,并非是钱副枢有意打探中书机密。”

  “此事,大娘娘已经训斥过朕,请冯相公放心,朕之后定当谨言慎行,不会再犯此等错误了。”

  这话说的口气诚恳,态度良好。

  但是,冯拯的额头上,却立刻就冒出了点点冷汗。

  他并非愚笨之人,这番话一出,他马上就意识到,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儿了……他太低估太后和官家了!

  这段时间以来,冯拯虽然知道宫中是在和中书较劲儿,想等着他服软,严惩丁谓。

  但是,出于对以往经验的信任,冯拯认为,只要他有足够的耐心,就一定会获得这场博弈的胜利。

  毕竟,他们背后站着的是整个文臣集团。

  太后行事,一向稳重,不可能放任宫中和宰执一直僵持下去,这是之前无数次验证过的。

  可他忽略了一点,或者说,他的信息缺失了关键的部分。

  那就是,这次丁谓事件,太后并没有亲自操持,而是将其交给了刚刚登基的小官家练手。

  从之前贬谪寇准制书的事情就可看出,这位小官家,显然不是一个安分的主儿。

  遇到问题,他绝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会选择主动出击。

  换而言之,这段时间,冯拯以为是在僵持,但是实际上,宫中的小官家,却已经不知道暗中做了多少小动作。

  一念至此,冯拯的心中罕见的变得有些惶恐。

  他忽然意识到,事情,其实早已经超出了他的掌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哦喜爱文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官家,北宋官家最新章节,北宋官家 孤独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