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329章 不战而胜

小说:踏枝 作者:玖拾陆 更新时间:2023-08-28 14:42:28 源网站:言情小说网
  见老太师久久不语,董侍郎催促道:“您得立刻把这折子送到御书房里,让皇上知道,老侯爷他们真的对大周忠心耿耿,老侯爷那份自述清白的折子,也是句句属实。”

  黄太师抬起头,看向董侍郎。 这事儿怎么说呢? 皇上不知道永宁侯对大周忠心吗?不知道永宁侯与林繁一心一意要打西州吗? 皇上可太清楚了! 可那份自述折子,越句句属实,皇上看着越不高兴。 范太保沉吟了会儿,与黄太师道:“折子给我,我去吧。”

  黄太师挑眉,以眼神询问范太保。 这等倒霉事儿,范太保今儿竟然主动揽了? 既然范太保愿意去,黄太师也不拒绝,毕竟,他自己刚从御书房里、被催三催四地回来。 范太保接过军报折子,稍稍紧着些步子,进宫去了。 行至御书房外,他迎面遇上了邓国师。 邓国师脸上的淤青早散了,只是丢人丢惨了,近日架子端得越发高了。 端得高些,没人敢在他跟前说道。 至于背后嘀咕的,邓国师无能为力。 只能耳不闻不烦,忍一时意气,等将来慢慢算账。 两厢打了照面,互相行了一礼。 范太保道:“国师请留步,稍候一会儿,皇上等下指不定还要寻你。”

  邓国师垂着眼看眼前的小老头:“太保此话何意?”

  “让国师少走几步路的意思。”

  范太保乐呵呵笑了笑,等纪公公迎出来,便随他进了御书房。 邓国师站在廊下,眉头皱起。 范太保上前与皇上行礼,将军报呈送。 皇上打开一看,眼睛顿时瞪大了。 他看到了什么? 西州城,投降了? 让余柏降的,是李芥的一封信,而说服李芥的,恰恰就是林繁。 范太保只当没有看到皇上的神色,缓缓道:“拿下西州城后,我们不仅解了西境困局,更是反将西凉一军。此次能大获全胜,显我大周雄威,皇上该犒劳三军。”

  皇上咬着牙关,视线不曾从折子上挪开。 至始至终,他看着的都是“不战而胜”。 上一次,他见到这四个字是在什么时候? 有多少年了呢? 这四个字,曾经一次又一次出现,在他心中,与噩梦无疑。 建隆三年到四年之间,皇太子赵临摧枯拉朽,连下两州六府,送达京中的军报上,全是几城几镇几万投降的兵。 大臣们夸赞时说的最多的词,他记得很清楚,“人望”。 不战而屈人之兵。 需要的不止是兵力的压制,还有绝对的人望。 现在,二十几年后,赵隶又一次见到了这四个字。 这一回,敲开城门的人是林繁。 秦胤那老东西,知道怎么戳他心窝,这军报就怎么写。 还有那封自述清白的折子,句句“大周”,没有一丝一毫虚假,真实得让人憎恶。 大周大周。 明明他才是大周的皇帝。 秦胤口中誓死效忠的大周,却不是他的大周。 何等笑话、何等诛心! 范太保把该说的说了,没有再苦口婆心地多劝一个字,行礼告退。 走出御书房,果不其然,邓国师站在外头。 范太保冲他摆了摆手,继续往前、出宫去了。 邓国师看着范太保的背影,而后,御书房里传出了皇上的重重的咳嗽声。 纪公公赶忙与皇上顺气。 皇上咳了好一会儿才勉强止住,喘着气,不住按着脖子。 刚那一下,许是什么激着了,又酸又涩。 “不用叫太医,”皇上吩咐纪公公道,“去请国师来。”

  纪公公应下。 邓国师进来,见皇上睨他,他解释道:“先前遇见太保大人,他让臣稍候。”

  皇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让邓国师看那军报。 邓国师接过来一看,炎炎夏日里,通体冰凉。 对皇上来说,与获胜的方式、胜利的人物,拿下西州城的那丁点喜悦,根本不值一提。 “依国师之见,”皇上看着邓国师,问道,“朕要如何应对?”

  邓国师答不上来。 之前,还能把希望寄在西凉人下手狠绝上,现在,西凉兵败,又有什么人能伤到林繁? 而且,如此大胜下,边关将士势必众志成城,更不可能去扣林繁与永宁侯。 毫无疑问,皇上处在下风。 此前京中的发难,也把“虚以委蛇”这样的拖延之路给走绝了。 皇上与林繁,在那道“反叛”的圣旨下,拔刀相向已无法避免。 “臣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邓国师硬着头皮,尽量稳住声音,“臣请皇上给些时日,让臣再仔细想想办法。”

  一面说,邓国师一面低下头去,不敢去看龙颜。 话说完了,皇上却久久不置可否,邓国师等得心里发憷,终是等到了一声“出去吧”。 他不敢多作停留,全了礼数,退了出去。 纪公公敷衍地送他出御书房,转身回去伺候了。 邓国师盯着纪公公的背影,眼中恨意迸发,咬咬牙,挥着袖子离开。 自从徐公公出事后,御前就被纪公公把持着。 如果说,徐公公对邓国师是言听计从,那纪公公对他就极其搪塞了。 以至于,邓国师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轻而易举地掌握皇上的各种心情、状况。 甚至,他隐隐约约觉得,在姓纪的太监的挑拨之下,皇上对他的信任渐渐少了。 这很不好。 他一定要想出一个办法来扭转局势。 因着这军报是傍晚抵京、由范太保直接送进了御书房,宫中其他各处,谁都没有收到消息。 直到第二日上午,皇太后才听说了状况。 靠着引枕,恍惚之间,皇太后仿佛听见了先帝的声音。 “兵不血刃,当真好本事。”

  “一城又一城,朕这个儿子,可比朕能打江山。”

  “朕老了,力不从心,这天下终究还是他们年轻人的。”

  …… 所有的话,都是当年先帝夸奖赵临时说过的。 现在再看,也一样可以套用在赵临的儿子身上。 江山代有才人出。 而她,也老了。 老到连她的亲儿子,都不肯听她的话了。 心,虽冷了,但只要还有一口气,她就还得再为皇上排忧解难。 “使人去御书房传个话,”皇太后交代夏嬷嬷道,“今儿请皇上一定要来陪哀家用个晚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哦喜爱文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踏枝,踏枝最新章节,踏枝 言情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