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半亩小麦就有两担,要是种一万亩,得有多少啊?估计够咱大唐寨吃上好些日子了吧。”宋安长大嘴巴,足足能塞下一枚鸭蛋。

  只不过他不会算,只知道半亩能产两担,却不知道,一万亩能产多少粮食。

  秀才宋文清抿嘴一笑:“半亩两担,一亩便是四担,一万亩就是四万担啊,够咱大唐寨吃上一年了。”

  “啥,一万亩就能够咱吃一年啊,我的天呐,这产量,呵呵呵,走咱赶紧告诉将军去。”夏铁牛笑的合不拢嘴。

  当初唐龙告诉他,这是高产种子,当初自己还不敢相信,没想到如今半亩地挑了两担满满的粮食回来。

  真恨不得躺在这些粮食上,美美的睡一觉。

  呵呵……

  只是他刚说完,巷子的另一边就传来一个极具威严的声音。

  “什么好事要告诉我!”

  众人心神一惊,转身就看到唐龙和姜白凤朝这么来了。

  “将军,您看,咱们的麦子,丰收了!”夏铁牛见到唐龙的那一刻,脸上都笑开了花,别提有多开心了……

  其实唐龙一开始就知道他们想说什么,毕竟后世种子的产出,能不让他们震惊才怪。

  只不过,小麦半亩田产能两担,并没有达到预期,毕竟唐龙带来的是亩产千斤的种子。

  按照明代每担一百二十斤来算,小麦亩产也不到五百斤。

  玉米的亩产,顶多在四百左右。

  当然对于明朝人来说,这种逆天的产能,每年种上两季,一亩地一年就能挑回七八担粮食。

  消息要是传出去,绝对会轰动朝野,一场抢夺粮食种子大战瞬间就会爆发。

  在众人的震惊的目光中,唐龙晓以利害,让众人不要张扬,并且马上封锁小麦高产的消息。

  在自己比较弱小之前,这玩意儿,决不能暴露。

  进入深秋后,天气逐渐转凉。

  唐龙也不得不为唐营过冬做准备了。

  棉衣这东西,在明末真的算是稀罕物,明朝末年因为大量白银涌入,加上自然灾害,物资匮乏。

  市面上的棉花及其稀缺。

  正德年间,做一套棉衣,只需花到三百文左右,到了崇祯末年,做一套棉衣的钱足足翻了三倍。

  棉衣棉裤做下来,一套得花一两银子。

  除此外,还得做最少四千套棉被,得一大笔银子。

  原因还是北方大旱,虫灾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废。

  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种棉花了。

  南方倒是也能种棉花,但因为南方的农作物都是两熟,棉花却只能一年一熟。

  不管是百姓还是地主,都是奔着粮食去的。

  虽然到了明末,棉花价格暴涨,但粮食价格更是高的离谱。

  反而进一步推高了棉花价格。

  宋元清和胡老三等人,听说要做五千套棉衣,呼吸都差点要停止了。

  “将军,五千套棉衣和四千套棉被最少得两万两银子啊,不是笔小数目。”胡老三睁大眼睛,眸子中尽是震撼之色。

  一掷万金啊,老板,有银子也不能这么花啊。

  “是啊,将军,今年棉花价格飞涨,这么多东西,恐怕将整个清县的棉花掏光也不够。”宋元清抿了抿嘴,有些突兀。

  唐龙却不以为然:“价格再高也得做,马上要入冬了,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我们就得转入战斗状态,没有冬衣不行啊。”

  “冬衣不能等了,先送五千两银子送去县城,交给梁再兴去办吧。”

  五千套棉衣,也不能全指望黄云儿她们,女兵营才五百人,就算全体上阵,也得好几个月才能做完。

  唐龙决定让县城的民壮,带回家去完成,每家每户都有女人,古代的女人大都会做女红。

  也可以让她们赚点银子。

  只要材料充足,半个月时间就能完成。

  棉被的数额更加巨大,唐龙只能让蒋恩毕以商行的名义去采办。

  商行接触面广,批量采购,还能压价,能节省一点算一点,毕竟蚊子腿也是肉。

  即便是这样,光是这两项开支,就高达两万两。

  好在这段时间,入库了两万多担粮食,胡老三虽然有些心疼,倒是没有一直念叨。

  当然,支出不仅仅是棉衣,唐龙还让蒋恩毕四处搜罗能打造铠甲的工匠。

  士兵穿的甲胄,有纸甲、棉甲、布甲、皮甲,藤甲和铠甲等等。

  历朝历代的兵甲也略微有些不同。

  譬如北宋时期就有成建制的重甲兵,一副铠甲,重达五六十斤,加上兵器得七八十斤,穿着这样的兵甲打仗,极其耗费体力。

  估计走个十里都得累死人。

  明朝初年,也有重甲兵,一副兵甲由一千八百多甲片组成,重达四十多斤。

  这些东西,防护倒是不错,却也大量消耗士兵体力,战场上一旦体力耗尽,同样会被敌人斩杀。

  就拿吴宗宪麾下的秦兵来说,也有部分将领穿重甲。

  这种装束,在有强大的后勤保障下,作为王牌兵马使用还是不错,但对于唐龙这种轻型步兵来说,反而会成为累赘。

  他比较偏向于棉甲和轻甲。

  棉甲的防护力,在某些场合,并不弱于铠甲,尤其是在抵御早起的火器来说,棉甲防护力比铠甲还要强一些。

  他将在战场上缴获的两件棉甲交给姜白凤,让她们仿制,经过一个多月研究依然没有半点进展。

  直到半个月前,蒋恩毕送了一匹棉被回山时,顺便带回两个专门打造兵甲的匠人,棉甲这才有所突破。

  唐龙当即决定成立兵甲坊,专门打造,修理兵甲。由黄石打理。

  就在唐龙专注于唐营装备改进时,夏九成急匆匆的从山下回来了。

  “将军,出大事了,张献忠在罗山大败,损失好几万兵马,左良玉大军,趁机攻破了光上、固始、商城。卑职担心,用不了多久,他们会来清县。”夏九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忧心忡忡。

  张献忠大败后,左良玉进驻光州。

  清县隶属于光州府,而左良玉手握重兵,他不可能纵容唐龙占据清县。

  唐龙的神色顿时沉了下来:“没想到,张献忠最终还是败落了,你可知道他们撤退的方向?”

  清县位于黄州和光州之间的交通要道。

  他清楚的记得,张献忠从光州南下,攻打窃据黄州和武昌。

  要是这个时候,张献忠领大军南下,自己肯定无法抵挡。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即便他们损失几万人,手上依然还有好几万大军。

  岂是自己几千人能阻挡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哦喜爱文学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反贼之朱家逆子,大明反贼之朱家逆子最新章节,大明反贼之朱家逆子 孤独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