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颐不停挥舞笔杆,可惜笔墨有限,根本记录不下这一刻姜韶华咄咄逼人的威势和汪侍郎的尴尬狼狈。
一直没出声的丁侍郎,终于站了出来,拱手道:“启禀郡主,兵部的账册,一直由臣保管。郡主要看账册,臣这就去取来。”
姜韶华嗯了一声,看向丁侍郎,声音温和了许多:“有劳丁侍郎。”
丁侍郎私下和南阳王府有往来,明面上很少表露,知道此事的人寥寥无几。至少,汪侍郎并不知情。
眼见着丁侍郎出言为自己解围,汪侍郎心里甚至生出了几分感激。
这个姜韶华,言辞如刀,实在难应付。
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半点不假。
汪侍郎心里不停腹诽,口中却连一个字都没敢多说。唯恐再次引火烧身。
很快,丁侍郎捧着一摞账册过来了:“这里是兵部近五年来的所有账册,每年从户部拨来的军费,都记录在账册上。再以每支军队人数多寡分配。”
“不过,兵部测算军费,只能算个大概。真正精准的数字,只有各军队的主将知晓。”
这也是大梁军队的弊端之一。边军也好,驻军也罢,做主将的都免不了要吃空饷喝兵血。军队真正的兵力,和兵册上的数字不可能相合。喝一两成兵血,都算主将有良心了。
每年兵部要给人数多少不等的几十支军队拨军费,也是件难事。譬如京城的御林军勇威营神武营神卫营,要优先保证军饷充足。譬如边军,军费绝不能省。剩下的驻军,扣几成给多少,就要看驻军主将和兵部这边的关系如何了。
尤其是近几年来,大梁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军费一减再减,驻军的军费根本得不到保证。平州之乱,就是因克扣军费而来。
这些弊病,朝堂众臣清楚,兵部上下清楚,躺在龙榻上静养的太和帝清楚。便是郑太皇太后和李太后,也知道个大概。
清楚又有什么用?这么大的缺口,该如何解决?
大梁天灾人祸战祸不绝,税赋一年比一年少,需要用银子的地方一年比一年多,根本无法解决这个根本难题。
姜韶华没看前四年的账册,拿了今年最新的,慢慢看了起来。
丁侍郎还算镇定,郡主但凡问询,他都会立刻张口回答。不管账册私下里有多少问题,至少明面上还过得去。
汪侍郎也慢慢松了口气。
这口气还没彻底舒出口,姜韶华又转头看了过来:“汪侍郎,今年的账册上,显示拨去边军的军费并未减少,甚至还多了一成。记录得这般清楚,为何汪侍郎刚才推托说不知情?”
这么明摆着针对自己,汪侍郎心里恼怒不已,口中答道:“臣和丁侍郎各司其职,账册由丁侍郎保管,臣又不是郡主,岂能随意翻阅。”
丁侍郎连连冲汪侍郎使眼色。
奈何汪侍郎被怒火冲昏了头,兼之背后是王丞相,自觉靠山强硬底气十足,不愿再被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挑剔指责,硬邦邦地说道:“臣还有差事要办,暂且告退。”
姜韶华没理汪侍郎,对姜颐道:“记下,汪侍郎因本郡主问询心虚恼怒,不愿留下,找了个借口告退离去。”
姜颐:“……”
姜颐心想佩服佩服实在佩服,笔下游走不停。
汪侍郎气得不轻,天灵盖都快被冲破了:“郡主这么说是何意?臣什么时候心虚恼怒了?”
姜韶华定定地看着汪侍郎,美丽的脸孔笼着一层寒霜:“汪侍郎,本郡主代天子来巡查兵部,一言一行都要禀报皇上知晓。你不肯配合,百般推诿,言辞间颇多不满和抵赖。你是对本郡主不满,还是对皇上不满?”
汪侍郎骑虎难下,怒道:“臣对皇上一片忠心,日月可鉴。郡主是代天子巡查,不过,也只是代替皇上来看看,难不成还要我等将郡主奉为天子,连句实话都不能说了吗?”
八风不动的丁侍郎,也有些急了,伸手扯住汪侍郎的衣袖,急急低语:“汪侍郎,稍安勿躁,不要造次唐突了郡主!”
“我怎么唐突了?”汪侍郎用力撤回衣袖,冲丁侍郎咆哮:“今日所有事你都看见了。郡主进了兵部衙门,句句都冲着我来,摆明了就是要挑我的刺寻我的毛病。”
“我堂堂兵部侍郎,从三品的朝堂重臣,为何要受她这般羞辱!”
“郡主怎么了?便是宫里的宝华公主,也没像她这般趾高气昂!你别扯我!我憋了一肚子窝囊气,非说出来不可!”
汪侍郎如洪水爆发一般,倏忽转过头,眼里喷着火苗:“南阳郡主!你地位等同藩王,就该守藩王的规矩,老老实实地待在藩地。现在来京城,张口闭口代天子如何,仗着皇上的信重欺人太甚!”
“朝堂有朝堂的规矩,六部衙门也有自己办差的惯例。你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家,就算天性聪慧,又能懂多少?你巡查六部,能查出个什么来?”
“皇上和太皇太后娘娘就任凭你这般胡闹,简直荒唐可笑!”
汪侍郎唾沫飞溅,说了个痛快。
丁侍郎等人脸色都变了,忙拱手请罪。
姜颐一派看好戏的模样,等着看姜韶华如何应对收场。
“刚才汪侍郎说的话,你可都记下了?”姜韶华没急着反驳汪侍郎,先张口问询姜颐。
姜颐立刻低头,运笔如飞,耳朵竖得老长。
姜韶华又对丁侍郎等人道:“这事和你们无关,你们不必请罪,都起身。”
然后,才慢悠悠地看向汪侍郎:“汪侍郎对本郡主有诸多不满,言辞间对皇上和太皇太后娘娘多有不敬。来人,将汪侍郎拿下,送去刑部以大不敬为由立案,。具体如何处置,等本郡主回宫禀明皇上,由皇上定夺。”
秦虎孟三宝立刻听令上前,利落地“拿下”汪侍郎。
汪侍郎眼中喷火,正要张口怒骂,秦虎动作更快一步,伸手一捏,卡吧一声,汪侍郎掉了下巴。
一直没出声的丁侍郎,终于站了出来,拱手道:“启禀郡主,兵部的账册,一直由臣保管。郡主要看账册,臣这就去取来。”
姜韶华嗯了一声,看向丁侍郎,声音温和了许多:“有劳丁侍郎。”
丁侍郎私下和南阳王府有往来,明面上很少表露,知道此事的人寥寥无几。至少,汪侍郎并不知情。
眼见着丁侍郎出言为自己解围,汪侍郎心里甚至生出了几分感激。
这个姜韶华,言辞如刀,实在难应付。
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半点不假。
汪侍郎心里不停腹诽,口中却连一个字都没敢多说。唯恐再次引火烧身。
很快,丁侍郎捧着一摞账册过来了:“这里是兵部近五年来的所有账册,每年从户部拨来的军费,都记录在账册上。再以每支军队人数多寡分配。”
“不过,兵部测算军费,只能算个大概。真正精准的数字,只有各军队的主将知晓。”
这也是大梁军队的弊端之一。边军也好,驻军也罢,做主将的都免不了要吃空饷喝兵血。军队真正的兵力,和兵册上的数字不可能相合。喝一两成兵血,都算主将有良心了。
每年兵部要给人数多少不等的几十支军队拨军费,也是件难事。譬如京城的御林军勇威营神武营神卫营,要优先保证军饷充足。譬如边军,军费绝不能省。剩下的驻军,扣几成给多少,就要看驻军主将和兵部这边的关系如何了。
尤其是近几年来,大梁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军费一减再减,驻军的军费根本得不到保证。平州之乱,就是因克扣军费而来。
这些弊病,朝堂众臣清楚,兵部上下清楚,躺在龙榻上静养的太和帝清楚。便是郑太皇太后和李太后,也知道个大概。
清楚又有什么用?这么大的缺口,该如何解决?
大梁天灾人祸战祸不绝,税赋一年比一年少,需要用银子的地方一年比一年多,根本无法解决这个根本难题。
姜韶华没看前四年的账册,拿了今年最新的,慢慢看了起来。
丁侍郎还算镇定,郡主但凡问询,他都会立刻张口回答。不管账册私下里有多少问题,至少明面上还过得去。
汪侍郎也慢慢松了口气。
这口气还没彻底舒出口,姜韶华又转头看了过来:“汪侍郎,今年的账册上,显示拨去边军的军费并未减少,甚至还多了一成。记录得这般清楚,为何汪侍郎刚才推托说不知情?”
这么明摆着针对自己,汪侍郎心里恼怒不已,口中答道:“臣和丁侍郎各司其职,账册由丁侍郎保管,臣又不是郡主,岂能随意翻阅。”
丁侍郎连连冲汪侍郎使眼色。
奈何汪侍郎被怒火冲昏了头,兼之背后是王丞相,自觉靠山强硬底气十足,不愿再被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挑剔指责,硬邦邦地说道:“臣还有差事要办,暂且告退。”
姜韶华没理汪侍郎,对姜颐道:“记下,汪侍郎因本郡主问询心虚恼怒,不愿留下,找了个借口告退离去。”
姜颐:“……”
姜颐心想佩服佩服实在佩服,笔下游走不停。
汪侍郎气得不轻,天灵盖都快被冲破了:“郡主这么说是何意?臣什么时候心虚恼怒了?”
姜韶华定定地看着汪侍郎,美丽的脸孔笼着一层寒霜:“汪侍郎,本郡主代天子来巡查兵部,一言一行都要禀报皇上知晓。你不肯配合,百般推诿,言辞间颇多不满和抵赖。你是对本郡主不满,还是对皇上不满?”
汪侍郎骑虎难下,怒道:“臣对皇上一片忠心,日月可鉴。郡主是代天子巡查,不过,也只是代替皇上来看看,难不成还要我等将郡主奉为天子,连句实话都不能说了吗?”
八风不动的丁侍郎,也有些急了,伸手扯住汪侍郎的衣袖,急急低语:“汪侍郎,稍安勿躁,不要造次唐突了郡主!”
“我怎么唐突了?”汪侍郎用力撤回衣袖,冲丁侍郎咆哮:“今日所有事你都看见了。郡主进了兵部衙门,句句都冲着我来,摆明了就是要挑我的刺寻我的毛病。”
“我堂堂兵部侍郎,从三品的朝堂重臣,为何要受她这般羞辱!”
“郡主怎么了?便是宫里的宝华公主,也没像她这般趾高气昂!你别扯我!我憋了一肚子窝囊气,非说出来不可!”
汪侍郎如洪水爆发一般,倏忽转过头,眼里喷着火苗:“南阳郡主!你地位等同藩王,就该守藩王的规矩,老老实实地待在藩地。现在来京城,张口闭口代天子如何,仗着皇上的信重欺人太甚!”
“朝堂有朝堂的规矩,六部衙门也有自己办差的惯例。你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家,就算天性聪慧,又能懂多少?你巡查六部,能查出个什么来?”
“皇上和太皇太后娘娘就任凭你这般胡闹,简直荒唐可笑!”
汪侍郎唾沫飞溅,说了个痛快。
丁侍郎等人脸色都变了,忙拱手请罪。
姜颐一派看好戏的模样,等着看姜韶华如何应对收场。
“刚才汪侍郎说的话,你可都记下了?”姜韶华没急着反驳汪侍郎,先张口问询姜颐。
姜颐立刻低头,运笔如飞,耳朵竖得老长。
姜韶华又对丁侍郎等人道:“这事和你们无关,你们不必请罪,都起身。”
然后,才慢悠悠地看向汪侍郎:“汪侍郎对本郡主有诸多不满,言辞间对皇上和太皇太后娘娘多有不敬。来人,将汪侍郎拿下,送去刑部以大不敬为由立案,。具体如何处置,等本郡主回宫禀明皇上,由皇上定夺。”
秦虎孟三宝立刻听令上前,利落地“拿下”汪侍郎。
汪侍郎眼中喷火,正要张口怒骂,秦虎动作更快一步,伸手一捏,卡吧一声,汪侍郎掉了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