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手段(二)
直至傍晚,姜韶华才离开兵部衙门。
陪了半日的丁侍郎,颇有些心力交瘁,令主簿们将兵册账册都搬回去。其中一个主簿是丁侍郎心腹,小心凑了过来,低声道:“丁侍郎,汪侍郎还在刑部,我们是不是该去打点一二。”
丁侍郎叹道:“先不急。之前杨侍郎亲自过来一趟,南阳郡主特意嘱咐,那些话就是说给我们听的。汪侍郎不会吃什么苦头。”
那主簿嘀咕道:“堂堂兵部侍郎,被押去刑部立案,丢人现眼的。汪侍郎最是心高气傲,哪里受得了这等窝囊气。”
丁侍郎无奈道:“受不了也得受着。他中了郡主的激将之计,说话口不择言。就凭他今日说过的那些话,被处置一顿也不算冤枉。”
大不敬之罪,可轻可重。太和帝可以抬抬手饶了他,也可以借机发作狠狠处置。
“说到底,还是汪侍郎太不厚道。”主簿压低声音叹道:“郑尚书一直对他提携信任有加,我们大家伙都看在眼里。可以说没有郑尚书,就没有汪侍郎今日。他不知感恩也就罢了,竟在背后捅了郑尚书一刀。此事实在过分了!”
丁侍郎瞥了心腹一眼:“你这话别乱说。要是传出去,就是你也从卖官一事得了好处。”
主簿讪讪一笑,立刻住口不语。
兵部卖官一案,要是彻查到底,整个兵部有七八成的人都要受牵连。亏得有安国公挡在前面,又是官场丑闻,没有真正立案严查。从这个角度来说,兵部上下都因汪侍郎的背刺之举陷入了泥潭。
姜韶华今日大展神威,将汪侍郎送去刑部大牢里待着。暗中拍手道好的,可不止一两个。
便是丁侍郎,口中教训心腹几句,心里难道就没偷偷乐一回?
……
“这个混账!”
昭和殿里,传出郑太皇太后中气十足的怒骂声:“胆敢对皇上不敬,对哀家不敬!韶华做得对,必须要严惩,给他一个教训。不然,众臣子有学有样,个个都在背后嚼舌头,那还得了!”
太和帝今日被扶着下榻走了几步,此时坐在椅子上,翻看着今日的笔录,目中也闪过怒色。
姜韶华是代他这个天子巡查六部。汪侍郎口出狂妄,可见对他这个天子确实没什么敬畏。
姜韶华亲自斟茶,送入郑太皇太后手中:“伯祖母喝口茶,消消气。”
郑太皇太后骂了一通,正觉口干舌燥,接了茶碗一饮而尽。继续骂汪侍郎。
要不是汪侍郎忽然背刺,安国公也不会腹背受敌,憋屈窝囊地闭门自省。直至现在还在郑府里待着,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朝。太皇太后党羽没了头领,郑太皇太后对朝堂影响力大大减弱。
郑太皇太后早憋了一肚子闷气,此时拍桌大骂汪侍郎,痛快极了。再看姜韶华,简直就是贴心的小棉袄。说话行事处处合心意。
姜韶华微微一笑,为郑太皇太后续上一杯茶水:“此事可轻可重。到底要如何处置,还请皇上思虑定夺。”
郑太皇太后看向太和帝:“皇上打算怎么处置他?”
太和帝深深呼出一口气:“安国公暂时还不能回朝,兵部总得有人当差做事。汪侍郎心存怨怼出言不敬,罚他半年俸禄。牢狱之灾就免了。堂堂兵部侍郎,在刑部大牢里过夜,实在不成体统。”
郑太皇太后有些不满意:“才罚半年俸禄,太便宜他了!”
“也足够他丢人了。”姜韶华低声道:“皇上要做明君,不能因言治罪臣子。这样处理正合适。”
郑太皇太后很听得进姜韶华的劝慰,点点头道:“也罢,哀家就饶他一遭。”
姜韶华抬头看向太和帝:“现在天刚黑,皇上派人出宫去一趟刑部,让刑部放汪侍郎回去吧!”
太和帝有些歉然:“如此,却是对不住韶华堂妹了。”
姜韶华冲冠一怒,他这个天子再出面扮明君放人。这一出好戏唱下来,姜韶华显然是最吃亏的一个。
姜韶华抿唇一笑:“臣妹背靠大树,一逞威风,发作了汪侍郎,心里痛快得很。想来,日后朝臣们见了臣妹,得更添几分敬畏小心。”
太和帝哑然失笑,心里涌起阵阵暖意。
姜韶华来京城不足一个月,东奔西走,每日忙碌。给礼部体面,在工部敲打周尚书,去兵部大展神威,种种手段不一,却都是在为他这个天子分忧。
“郑舍人,你去一趟刑部。”太和帝令人叫了郑宸过来,将差事吩咐给他。
郑宸是安国公长子,此次去刑部传天子口谕处置汪侍郎,顺便为亲爹出一出气。这份人情,郑宸也得领受。
郑宸拱手领命,顺势向姜韶华道谢。
姜韶华随口笑道:“举手之劳,无需言谢。”
太和帝笑道:“你去过刑部,就不用回宫了,回府歇一晚。”
……
一个时辰后,郑宸踏着夜色回了安国公府。
安国公早就得了消息,乐得眉开眼笑:“汪沛这一回压面扫地,丢人可丢大了。哈哈哈!”
又夸姜韶华:“郡主这一招确实厉害,兵不刃血请君入瓮。”
郑宸心情无比复杂:“何止,还卖了人情给郑家,讨好了太皇太后和皇上,又给自己树了威。可谓一石数鸟!”
这等老练成熟的政治手段,实在高明!
安国公忽地叹了口气:“可惜,姜韶华坚持招赘进门。要是肯出嫁,我就是豁出这张老脸,也得去求太皇太后赐婚。”
郑宸面无表情:“郑家和范家已经议亲,就等着下聘立婚约了。”
安国公瞥儿子一眼:“这我能不知道?我就是随口一说罢了。倒是你有没有惦记人家,你心里最清楚。”
郑宸沉默片刻道:“惦记也没用。她要做南阳郡主,只想招赘,不愿出嫁。”
安国公嗯了一声:“便是真出嫁,也未必肯嫁给你。王瑾相貌好有才学门第高,脾气还比你好,让郡主来选,十之八九都选王瑾。”
郑宸:“……”
直至傍晚,姜韶华才离开兵部衙门。
陪了半日的丁侍郎,颇有些心力交瘁,令主簿们将兵册账册都搬回去。其中一个主簿是丁侍郎心腹,小心凑了过来,低声道:“丁侍郎,汪侍郎还在刑部,我们是不是该去打点一二。”
丁侍郎叹道:“先不急。之前杨侍郎亲自过来一趟,南阳郡主特意嘱咐,那些话就是说给我们听的。汪侍郎不会吃什么苦头。”
那主簿嘀咕道:“堂堂兵部侍郎,被押去刑部立案,丢人现眼的。汪侍郎最是心高气傲,哪里受得了这等窝囊气。”
丁侍郎无奈道:“受不了也得受着。他中了郡主的激将之计,说话口不择言。就凭他今日说过的那些话,被处置一顿也不算冤枉。”
大不敬之罪,可轻可重。太和帝可以抬抬手饶了他,也可以借机发作狠狠处置。
“说到底,还是汪侍郎太不厚道。”主簿压低声音叹道:“郑尚书一直对他提携信任有加,我们大家伙都看在眼里。可以说没有郑尚书,就没有汪侍郎今日。他不知感恩也就罢了,竟在背后捅了郑尚书一刀。此事实在过分了!”
丁侍郎瞥了心腹一眼:“你这话别乱说。要是传出去,就是你也从卖官一事得了好处。”
主簿讪讪一笑,立刻住口不语。
兵部卖官一案,要是彻查到底,整个兵部有七八成的人都要受牵连。亏得有安国公挡在前面,又是官场丑闻,没有真正立案严查。从这个角度来说,兵部上下都因汪侍郎的背刺之举陷入了泥潭。
姜韶华今日大展神威,将汪侍郎送去刑部大牢里待着。暗中拍手道好的,可不止一两个。
便是丁侍郎,口中教训心腹几句,心里难道就没偷偷乐一回?
……
“这个混账!”
昭和殿里,传出郑太皇太后中气十足的怒骂声:“胆敢对皇上不敬,对哀家不敬!韶华做得对,必须要严惩,给他一个教训。不然,众臣子有学有样,个个都在背后嚼舌头,那还得了!”
太和帝今日被扶着下榻走了几步,此时坐在椅子上,翻看着今日的笔录,目中也闪过怒色。
姜韶华是代他这个天子巡查六部。汪侍郎口出狂妄,可见对他这个天子确实没什么敬畏。
姜韶华亲自斟茶,送入郑太皇太后手中:“伯祖母喝口茶,消消气。”
郑太皇太后骂了一通,正觉口干舌燥,接了茶碗一饮而尽。继续骂汪侍郎。
要不是汪侍郎忽然背刺,安国公也不会腹背受敌,憋屈窝囊地闭门自省。直至现在还在郑府里待着,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朝。太皇太后党羽没了头领,郑太皇太后对朝堂影响力大大减弱。
郑太皇太后早憋了一肚子闷气,此时拍桌大骂汪侍郎,痛快极了。再看姜韶华,简直就是贴心的小棉袄。说话行事处处合心意。
姜韶华微微一笑,为郑太皇太后续上一杯茶水:“此事可轻可重。到底要如何处置,还请皇上思虑定夺。”
郑太皇太后看向太和帝:“皇上打算怎么处置他?”
太和帝深深呼出一口气:“安国公暂时还不能回朝,兵部总得有人当差做事。汪侍郎心存怨怼出言不敬,罚他半年俸禄。牢狱之灾就免了。堂堂兵部侍郎,在刑部大牢里过夜,实在不成体统。”
郑太皇太后有些不满意:“才罚半年俸禄,太便宜他了!”
“也足够他丢人了。”姜韶华低声道:“皇上要做明君,不能因言治罪臣子。这样处理正合适。”
郑太皇太后很听得进姜韶华的劝慰,点点头道:“也罢,哀家就饶他一遭。”
姜韶华抬头看向太和帝:“现在天刚黑,皇上派人出宫去一趟刑部,让刑部放汪侍郎回去吧!”
太和帝有些歉然:“如此,却是对不住韶华堂妹了。”
姜韶华冲冠一怒,他这个天子再出面扮明君放人。这一出好戏唱下来,姜韶华显然是最吃亏的一个。
姜韶华抿唇一笑:“臣妹背靠大树,一逞威风,发作了汪侍郎,心里痛快得很。想来,日后朝臣们见了臣妹,得更添几分敬畏小心。”
太和帝哑然失笑,心里涌起阵阵暖意。
姜韶华来京城不足一个月,东奔西走,每日忙碌。给礼部体面,在工部敲打周尚书,去兵部大展神威,种种手段不一,却都是在为他这个天子分忧。
“郑舍人,你去一趟刑部。”太和帝令人叫了郑宸过来,将差事吩咐给他。
郑宸是安国公长子,此次去刑部传天子口谕处置汪侍郎,顺便为亲爹出一出气。这份人情,郑宸也得领受。
郑宸拱手领命,顺势向姜韶华道谢。
姜韶华随口笑道:“举手之劳,无需言谢。”
太和帝笑道:“你去过刑部,就不用回宫了,回府歇一晚。”
……
一个时辰后,郑宸踏着夜色回了安国公府。
安国公早就得了消息,乐得眉开眼笑:“汪沛这一回压面扫地,丢人可丢大了。哈哈哈!”
又夸姜韶华:“郡主这一招确实厉害,兵不刃血请君入瓮。”
郑宸心情无比复杂:“何止,还卖了人情给郑家,讨好了太皇太后和皇上,又给自己树了威。可谓一石数鸟!”
这等老练成熟的政治手段,实在高明!
安国公忽地叹了口气:“可惜,姜韶华坚持招赘进门。要是肯出嫁,我就是豁出这张老脸,也得去求太皇太后赐婚。”
郑宸面无表情:“郑家和范家已经议亲,就等着下聘立婚约了。”
安国公瞥儿子一眼:“这我能不知道?我就是随口一说罢了。倒是你有没有惦记人家,你心里最清楚。”
郑宸沉默片刻道:“惦记也没用。她要做南阳郡主,只想招赘,不愿出嫁。”
安国公嗯了一声:“便是真出嫁,也未必肯嫁给你。王瑾相貌好有才学门第高,脾气还比你好,让郡主来选,十之八九都选王瑾。”
郑宸:“……”